院内新闻

【肺结节诊治中心】结节小≠安全,孙振教授精准识别年轻女子体内两颗“迷你”恶性结节!

内容提要

图片

近年来,肺结节检出率持续攀升,其发病群体正呈现明显年轻化趋势,更令人警醒的是,有些结节虽小,却暗藏致命风险。葫芦岛市第二人民医院肺结节诊治中心近期接诊的35岁刘女士(化名)便是典型一例:她体内两颗直径仅4mm和6mm的“迷你”结节,竟被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这一案例再次颠覆了公众对“结节小=安全”的固有认知。

图片
图片

专业研判

为生命赢得转机

图片
图片

4年前,31岁的刘女士体检发现双肺结节,因当时结节微小未予重视。近期复查时,胸部CT显示其右肺上叶存在一枚6×6mm的实性小结节,内部可见空泡;右肺下叶另有一枚4×4mm的磨玻璃微小结节。通过细致分析结节的密度、边缘、内部结构等影像特征,经验丰富的孙振教授敏锐地察觉到这两个小结节恶性程度很高,建议立即手术。

面对如此微小的病灶,刘女士难以置信:“才4毫米的小点,怎么可能是癌?”

图片

右肺上叶结节影像

图片
图片

微创精准切除

四级手术显实力

图片
图片

在刘女士同意手术后,孙振教授团队通过高难度四级微创手术精准解决问题:术前采用CT引导定位技术锁定微小目标,术中利用胸腔镜下联合亚段切除技术,精准完整切除病灶,最大限度保护健康肺组织。

图片

术中病理证实了术前预判:右肺上叶为中分化浸润性癌,下叶为微浸润性癌。由于手术创伤极小,刘女士术后恢复迅速,肺功能几乎未受影响。这种“切除病灶却不伤肺”的个体化方案,正是市二院肺结节诊治中心的特色技术,目前已达国内先进水平。

图片
图片

小结节≠低风险

认知误区亟需破除

图片
图片

刘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孙振教授指出,临床中常见两类误区:一是患者发现“小”结节便掉以轻心,延误治疗;二是将较大结节直接等同于恶性,过度恐慌。事实上,部分微小结节可能已具备高侵袭性(如分叶、毛刺、空泡、血管集束等),而一些较大结节反而可能是良性,因此发现结节后应及时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避免误诊漏诊。

市二院肺结节诊治中心在省内胸外科领军专家孙振教授带领下,已构建起一套涵盖“精准筛查-鉴别诊断-微创治疗-全程管理”的诊疗体系,尤其擅长对5mm~10mm微小结节的定性分析。中心率先开展CT引导下肺内小结节定位切除技术,在确保微小肺癌病灶被完整切除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肺功能、减少机体损伤,该项技术已达国内先进水平。自孙振教授加盟市二院以来,已带领团队为众多辗转求医的疑难患者及早期肺癌患者明确了诊断,真正实现了“早发现、早治疗”,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图片
图片

人民医院 人民名医

图片
图片
图片

孙振

主任医师 三级教授

·葫芦岛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肺结节诊治中心主任

·中国医科大学客座教授

·原央企总医院著名胸外科专家

·辽宁省医学会胸外科委员

·辽宁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理事

·主持多项科研成果获科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国家专科奖项

医学成就:从事胸外科临床工作近40年,担任胸外科首席专家及科室主任20余年,是我省胸外科领军人物,推动肺癌、食管癌等胸部肿瘤外科的规范化诊疗,在央企总医院牵头成立了肺结节诊疗中心,率先开展CT引导下肺内小结节定位切除,既确切完整切除肺内小结节,又降低肺功能损害。

专业特色:擅长肺癌、食管癌的外科手术和综合治疗,在各类高难度胸外伤手术治疗、胸腔镜微创手术、胸腺瘤手术及复杂并发症处理方面具有高深造诣,尤其擅长肺癌早期诊断,胸部小结节CT早期肺癌的鉴别等。完成各类高难度胸外科手术5000余例,其中微创手术占比达90%,治愈率达98%,多项业务填补省内空白。

开展的高难手术包括:胸腔镜肺部结节微创手术、肺癌根治术、食管癌根治术、各种纵隔肿瘤切除术、胸骨后甲状腺手术及胸部复合性外伤的抢救手术等。

出诊时间:每周一、周二全天

出诊地点:门诊二楼著名专家诊区

咨询热线:16604299397

上一篇:【重磅消息 扩容升级】葫芦岛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康复,为生命重启点燃希望之光! 下一篇:【技术领航】九旬老人肿块消失,五旬肝癌患者重获新生!市二院肿瘤科赵玉鹏主任团队用新技术改写患者生命轨迹!

  • 统一呼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