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新闻

【全市首例】市二院胸外科孙振教授团队为四次心脏支架术后患者完成高难度支气管重建,破解“保肺”与“切瘤”两难命题

内容提要

近日,葫芦岛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孙振教授团队成功为一名82岁高龄且经历4次心脏支架手术的复杂支气管肿瘤患者实施了全市首例胸腔镜下支气管成形术。该手术在彻底切除恶性肿瘤的同时,通过精密的支气管重建技术,为患者保留了珍贵的肺功能,实现了“根治肿瘤”与“生活质量”的双赢。




图片

病情复杂

高龄+4次心脏支架+肿瘤位置刁钻


赵大爷(化名)因持续咳嗽、咯血就诊,CT提示左肺门肿物伴阻塞性肺炎、左肺下叶部分支气管闭塞、支气管内结节,纵隔及左肺门多发肿大淋巴结,恶性肿瘤可能性极高。肿瘤位置极为刁钻——紧贴左肺上叶支气管开口。

图片
图片

若行常规全肺切除,将丧失50%以上肺功能,但患者年逾八旬,且3年内连续接受4次心脏支架手术,心肺功能脆弱,无法承受全肺切除的生理打击。面对这一医学难题,孙振教授提出了2个关键问题:如何在“根治肿瘤”与“保留肺功能”之间找到平衡点?




图片

手术方案

两个“最大”原则破解难题


综合考虑患者身体承受能力及术后生活质量,孙振教授团队创新性制定“最大范围切除肿瘤+最大程度保留肺功能”的精准方案:仅切除肿瘤侵犯的左肺下叶,通过胸腔镜下支气管吻合技术,将健康的上叶支气管与主气管重新连接,重建呼吸通道。

图片

手术面临多重技术挑战:一是支气管吻合口直径不足1厘米,需在微创条件下实现零渗漏、零狭窄的毫米级重建;二是患者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支架血栓风险极高。孙振教授团队术前精细调整抗凝方案,术中凭借40年胸外科经验在胸腔镜下完成高精度吻合,术后及时恢复用药,管理心血管风险。

令人惊叹的是,患者术后次日左肺上叶完全复张,咯血症状消失,并可自行下床活动。“呼吸比术前顺畅多了!”赵大爷的感慨印证了手术的成功。

图片

“在肿瘤治疗中,‘切得干净’与‘保得巧妙’从来不是单选题。”孙振教授强调,尤其对高龄、多合并症患者,团队始终坚持“两全其美”原则——以最小生理代价换取最大生存获益。作为辽宁省胸外科领军人物,他深耕胸外科近40年,主导完成高难度手术5000余例,多项技术填补省内空白,并屡次为高龄、高危患者开辟手术新路径。

此例手术再次刷新葫芦岛市胸外科技术高度,高龄与复杂合并症绝非手术绝对禁区,孙振教授团队正以持续的技术创新,娴熟的手术技艺,用技术实力守护更多高危疑难胸外疾病患者的身体健康。




图片

人民医院 人民名医


图片

孙振

主任医师 三级教授

·葫芦岛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肺结节诊治中心主任

·中国医科大学客座教授

·原央企总医院著名胸外科专家

·辽宁省医学会胸外科委员

·辽宁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理事

·主持多项科研成果获科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国家专科奖项

医学成就:从事胸外科临床工作近40年,担任胸外科首席专家及科室主任20余年,是我省胸外科领军人物,推动肺癌、食管癌等胸部肿瘤外科的规范化诊疗,在央企总医院牵头成立了肺结节诊疗中心,率先开展CT引导下肺内小结节定位切除,既确切完整切除肺内小结节,又降低肺功能损害。

专业特色:擅长肺癌、食管癌的外科手术和综合治疗,在各类高难度胸外伤手术治疗、胸腔镜微创手术、胸腺瘤手术及复杂并发症处理方面具有高深造诣,尤其擅长肺癌早期诊断,胸部小结节CT早期肺癌的鉴别等。完成各类高难度胸外科手术5000余例,其中微创手术占比达90%,治愈率达98%,多项业务填补省内空白。

开展的高难手术包括:胸腔镜肺部结节微创手术、肺癌根治术、食管癌根治术、各种纵隔肿瘤切除术、胸骨后甲状腺手术及胸部复合性外伤的抢救手术等。

图片

上一篇:【辽西首例】市二院超声科王云霞主任团队完成辽西首例甲状腺囊肿硬化治疗,“一针消融”告别颈部疤痕! 下一篇:【技术领航】生死时速:6小时连闯两道“鬼门关”!市二院心脏中心在ECMO护航下连创两例超高难度冠心病介入手术奇迹!

  • 统一呼叫平台